郑州市第二中学欢迎您!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走进二中
    • 学校概况
    • 党政领导
    • 办学条件
    • 学校荣誉
    • 校园风光
    • 视频二中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校内动态
    • 校内新闻
    • 通知
    • 公告
  • 开放办学
    • 关于开放办学
    • 开放办学动态
  • 学生中心
    • 制度建设
    • 家长学校
    • 心理健康
    • 队伍建设
    • 老周领航
    • 品牌班级
    • 班主任沙龙
    • 国旗下演讲
    • 每周一星
    • 自主发展
    • 自我管理
    • 学生社团
  • 教师中心
    • 最新动态
    • 队伍建设
    • 名师风采
    • 校本课程
    • 教育管理
    • 青蓝工程
    • 教育科研
    • 教师沙龙
    • 工具书阅览室
    • 考试评价
    • 新书资讯
    • 教改信息
    • 图书预约
    • 续借业务
    • 阅读书评
    • 网络导航
  • 党政建设
    • 党史学习教育
    • 工作动态
    • 干部素养提升
    • 上级活动
    • 纪律检查
    • 学习园地
    • 活动简报
    • 计划总结
  • 学校工会
  • 国际部
  • 无忧中心
  • 招生招聘
    • 初中部招生
    • 高中部招生
    • 国际部招生
    • 招聘信息
    • 招生在线
  • 国防教育
  • 图书馆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走进二中
    • 学校概况
    • 党政领导
    • 办学条件
    • 学校荣誉
    • 校园风光
    • 视频二中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校内动态
    • 校内新闻
    • 通知
    • 公告
  • 开放办学
    • 关于开放办学
    • 开放办学动态
  • 学生中心
    • 制度建设
    • 家长学校
    • 心理健康
    • 队伍建设
    • 老周领航
    • 品牌班级
    • 班主任沙龙
    • 国旗下演讲
    • 每周一星
    • 自主发展
    • 自我管理
    • 学生社团
  • 教师中心
    • 最新动态
    • 队伍建设
    • 名师风采
    • 校本课程
    • 教育管理
    • 青蓝工程
    • 教育科研
    • 教师沙龙
    • 工具书阅览室
    • 考试评价
    • 新书资讯
    • 教改信息
    • 图书预约
    • 续借业务
    • 阅读书评
    • 网络导航
  • 党政建设
    • 党史学习教育
    • 工作动态
    • 干部素养提升
    • 上级活动
    • 纪律检查
    • 学习园地
    • 活动简报
    • 计划总结
  • 学校工会
  • 国际部
  • 无忧中心
  • 招生招聘
    • 初中部招生
    • 高中部招生
    • 国际部招生
    • 招聘信息
    • 招生在线
  • 国防教育
  • 图书馆

学生中心

  • 制度建设
  • 家长学校
  • 心理健康
  • 队伍建设
  • 老周领航
  • 品牌班级
  • 班主任沙龙
  • 国旗下演讲
  • 每周一星
  • 自主发展
  • 自我管理
  • 学生社团

家长学校

父亲的背影,成长的阴影?
日期:2014-01-10 03:12:00浏览:2244

父亲的背影,成长的阴影?

摘自《中国教育报》2014年元月9日第3版

一、超八成受访者认为父亲教育缺失

2013年10月,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舆情调查中心对2180位市民进行的调查状况显示,81%的市民感觉当前社会父亲教育缺失现象普遍。
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5年《当代中国少年儿童发展状况调查》数据显示,在被问到“心情不好时,谁最能理解、安慰你”时,仅有10%的少年儿童选择了父亲。

2009年4月新浪网就亲子关系进行调查,在1988名被调查者中,60.7%的网友认为“现在的孩子缺失父教”。在回答“你的成长过程中,谁承担了更多教育责任”时,46.9%选择了母亲,28.7%选择父母均担,仅有13%表示是父亲。

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:“尴尬的排名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,折射出父亲远离孩子情感中心的实际。”

二、90%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亲教育缺失有关

哈佛大学研究单亲家庭的结果:90%以上的儿童问题与父亲教育缺失有关。

美国父道组织的调查数据显示,美国60%的强奸犯、72%的少年凶杀犯、70%的长期服役犯人来自无父家庭,90%的无家可归和离家出走的孩子来自无父家庭,戒毒中心有75%的青少年来自无父家庭,80%的强奸犯的动机来源于无父家庭转移的愤怒。

德国和日本的专家对两国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调查也发现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患上“父爱缺乏综合征”,其中男童的可能性是女童的两倍。

国家贫困儿童研究中心的报告,没有父亲教育的男生,比有父亲教育的男生逃学的可能性增加一倍,犯罪的可能性大两倍,长大后需要接受心理治疗的可能性增加3倍。

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特点:

1.父亲更善于把孩子引向外部世界,孩子的好奇心和自主性更强,运动技能和操作技能更强。

2.父亲能帮助孩子了解性别角色。会更具有探索、独立等精神品质。

3.父亲会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。

4.父亲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和思维。

父爱对孩子的智力、认识事物的能力、世界观、价值观产生显著影响,而母爱则以情感支持和养育为中心。

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佟丽华认为,从家庭角色分担上,父亲意味着规则与监督、权威与可信赖。没有了父亲的参与、孩子往往缺乏规则教育与必要监督,当遇到困难时,往往会缺乏一个可信赖与参照的权威与榜样,从而选择逃避等作法。

三、因为“忙”而缺位教育?

在重庆晨报永川读本舆情调查中心的调查中,61%的受访者认为父亲“加班应酬多,无暇顾及孩子”,44%归咎为“回家晚或少,没时间参加互动”,39%的认为是“观念有问题,认为教育只是母亲的事”,37%的直指当前不少父亲“缺乏责任感,不愿承担义务”。

最终是观念问题。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文道认为:“素质缺失、能力缺失和时间缺失北县的根本性原因在于父亲教育观念缺失,父亲对自身身份和角色认同程序不够。”

婚姻不稳定与夫妻关系紧张,都会促使母亲将注意力放到孩子身上,造成母子间过度信赖,也逼迫着父亲因“不被需要”而离家渐远,成为一个“影子式爸爸”。

四、父亲如何回归家庭教育

孙云晓认为,好父亲应在认真负责、意志坚定、勇敢独立、目光远大、是非分明、胸怀宽广、有包容精神、勤劳自律、爱好运动等品质方面起到榜样作用。

好父亲必须具备两个最重要的品质:一是爱,即理解和尊重,给孩子自由;另一个是管教,教给孩子规则。一个好父亲是严慈相济的,即自由和规则都不可偏废。

“无论是父亲还是母亲,都必须积极地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,不要仅仅给孩子一个背影,更不要让背影成为孩子童年世界、少年时光、青年时代中的阴影。”

上一篇:平等协商 有限包容 无限亲情(家长教子点滴感悟)
下一篇:家长,你的儿子有男子气概吗?
相关文章
  • 2025-05-15两项省一等奖!郑州二高学子在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
  • 2025-05-15青春聚力,同心致远 郑州二高“一班一世界,同心向未来”演讲比赛举行
  • 2025-05-15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组织开展青年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
  • 2025-05-15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国际部学子在2025欧几里得数学竞赛中取得佳绩
  • 2025-05-15师生共赴篮球之约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举行师生友谊赛
  • 河南师范大学
  • 郑州市第二中学国际部
  • 郑州市第二中学信息化教育创新实验班
  • 郑州市第二中学管乐团
  • 郑州二中教育联盟
  技术支持  豫ICP备19035852号-1  免责声明
河南师范大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