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市第二中学欢迎您!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走进二中
    • 学校概况
    • 党政领导
    • 办学条件
    • 学校荣誉
    • 校园风光
    • 视频二中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校内动态
    • 校内新闻
    • 通知
    • 公告
  • 开放办学
    • 关于开放办学
    • 开放办学动态
  • 学生中心
    • 制度建设
    • 家长学校
    • 心理健康
    • 队伍建设
    • 老周领航
    • 品牌班级
    • 班主任沙龙
    • 国旗下演讲
    • 每周一星
    • 自主发展
    • 自我管理
    • 学生社团
  • 教师中心
    • 最新动态
    • 队伍建设
    • 名师风采
    • 校本课程
    • 教育管理
    • 青蓝工程
    • 教育科研
    • 教师沙龙
    • 工具书阅览室
    • 考试评价
    • 新书资讯
    • 教改信息
    • 图书预约
    • 续借业务
    • 阅读书评
    • 网络导航
  • 党政建设
    • 党史学习教育
    • 工作动态
    • 干部素养提升
    • 上级活动
    • 纪律检查
    • 学习园地
    • 活动简报
    • 计划总结
  • 学校工会
  • 国际部
  • 无忧中心
  • 招生招聘
    • 初中部招生
    • 高中部招生
    • 国际部招生
    • 招聘信息
    • 招生在线
  • 国防教育
  • 图书馆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走进二中
    • 学校概况
    • 党政领导
    • 办学条件
    • 学校荣誉
    • 校园风光
    • 视频二中
  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校内动态
    • 校内新闻
    • 通知
    • 公告
  • 开放办学
    • 关于开放办学
    • 开放办学动态
  • 学生中心
    • 制度建设
    • 家长学校
    • 心理健康
    • 队伍建设
    • 老周领航
    • 品牌班级
    • 班主任沙龙
    • 国旗下演讲
    • 每周一星
    • 自主发展
    • 自我管理
    • 学生社团
  • 教师中心
    • 最新动态
    • 队伍建设
    • 名师风采
    • 校本课程
    • 教育管理
    • 青蓝工程
    • 教育科研
    • 教师沙龙
    • 工具书阅览室
    • 考试评价
    • 新书资讯
    • 教改信息
    • 图书预约
    • 续借业务
    • 阅读书评
    • 网络导航
  • 党政建设
    • 党史学习教育
    • 工作动态
    • 干部素养提升
    • 上级活动
    • 纪律检查
    • 学习园地
    • 活动简报
    • 计划总结
  • 学校工会
  • 国际部
  • 无忧中心
  • 招生招聘
    • 初中部招生
    • 高中部招生
    • 国际部招生
    • 招聘信息
    • 招生在线
  • 国防教育
  • 图书馆

学生中心

  • 制度建设
  • 家长学校
  • 心理健康
  • 队伍建设
  • 老周领航
  • 品牌班级
  • 班主任沙龙
  • 国旗下演讲
  • 每周一星
  • 自主发展
  • 自我管理
  • 学生社团

心理健康

郑州二中心理老师为你支招|疫情下处于高中阶段的你如何平稳高效地度过居家学习期
日期:2020-02-24 01:41:48浏览:2733

孙真真

有段时间没有见面了,亲爱的同学,你还好吗?

首先,让我们来听一个故事吧!

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个心理学实验,叫感觉剥夺实验,也叫麦克吉尔实验,是发生在1954年, 心理学家贝克斯顿(W.H.Bexton、赫伦(W Heron)和斯科特(T.H.Seott)等人做的一项研究,这个研究过程是在付给学生被试每天20 美元的报酬后, 让他们在缺乏刺激的环境中逗留的实验。实验看上去是非常愉快的,实则不然。具体地说, 就是在没有图形视觉(被试须戴上特制的半透明的塑料眼镜), 限制触觉(手和臂上都套有纸板做的手套和袖头) 和听觉( 实验在一个隔音室里进行。用空气调节器的单调嗡嗡声代替其听觉) 的环境中静静地躺在舒适的帆布床上。开始阶段, 许多被试都是大睡特睡, 或者考虑其学期论文。然而, 两三天后,他们便决意要逃脱这单调乏味的环境。

较长时间待在家里的我们,是不是在某些时候或多或少也有这种类似的感觉呢?

由于一个叫做“新型冠状病毒”的“家伙”突然闯入了我们的生活,打破了原有的计划和宁静,平时忙习惯了,突然一下子停下来,宅在家久了,还真让你有点不适应;

有时候你特别渴望能出家门,感觉在家里快憋不住了,会出现烦躁情绪;有时候每天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关注疫情发展状况上,看到病例数据上升就心跳加快、开始紧张继而饮食和睡眠受到影响,出现焦虑紧张情绪;还有时候总是疑心病毒就潜伏在身边,不停地洗手、消毒;甚至,总怀疑自己接触过病毒,过度的紧张会造成躯体上的反应,甚至会出现胸闷、咳嗽等与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”有相似的症状。

当你有这些体验的时候,同学们,是正常的,记住,是正常的哦~大疫来临,我们每个人都会感觉到,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,随之出现不同程度的包括:情绪、思维、行为的反应,我们的身体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相应的变化,这些都是生存本能所驱使的“应激反应”。

在突然面对疫情爆发的情况下,我们会紧张焦虑恐慌都是是很自然的反应。

那当我们居家学习的时候,如何做才能平稳高效度过居家学习期呢?

首先,一定要保护好自己!

科学地了解疫情,采取有效措施。有些愤怒情绪因不实谣言而生,有些焦虑情绪因不断地关注消息而现。因此,建议大家选择某个特定且有限的时间,从官方渠道获取疫情的必要信息。科学正确地做到少出门、勤洗手、外出戴口罩等防护措施,如遇身体不适也要正确就医。

其次,接纳不同情绪,保持积极乐观。

面对疫情,面对近期生活中种种不小的变化,同学们产生一定的恐慌、焦虑、不安、愤怒、迷茫等情绪,这都是正常现象,首先要告诉自己:“有这些情绪说明我挺正常……”

例如,有同学看到每天上升的疫情数字,会感到害怕甚至恐慌,不时地担忧自己和身边的人是否感染了病毒。这时,我们要平静地看待自己的担忧和害怕。要明白,对于未知的恐惧本就是人类的天性,这是一种十分正常的现象,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,它还保护了我们人类的安全呢!只要这种恐惧的情绪没有过多地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,是没有任何关系的。

又例如,有同学看到新闻里那么多人在受苦,那么多人在忙碌,而自己待在家里什么也做不了,会感到无助,甚至有负罪感。请记住,这不是你的过错,你没必要有负罪感。对我们普通人来说,好好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就是对社会的帮助。

总之,无论你感受到的是哪种情绪,都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对自己说:“我有这样的情绪很正常,很多人也跟我有同样的体验,我相信我可以应付它!”

再次,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时间安排。

假期延长,学习不停步,这意味着接下来会有一段时间的学习需要同学们在网上自主完成。因为缺少了规律的作息安排和老师实时的监督,所以对同学们来说是一种不小的挑战。建议同学们紧跟学校的节奏安排,调整自己的作息时间,逐步从假期状态过渡到学习状态,以免“开学综合症”来找自己的麻烦哦。

也许,你在埋怨此次疫情对学业的耽误,或是面临学习方式的变化和开学后的学业压力,出现了侥幸、焦虑、患得患失的念头,那么,不妨马上行动起来,把你想做的事情合理安排时间并一一实践吧!

第一,制定假期学习目标,做好学习计划表。根据自身学习特点,制定近期学习目标,做好学习计划表,合理安排每日学习时间、学习任务,并按计划一一行动。

第二,了解网络学习流程,排除干扰,高效学习。对于各类网络学习平台,在学习前先了解学习的流程,做好学习前的准备,如网络、学习用品,最重要的是居家学习一定要排除干扰因素,如关闭社交软件,集中注意力,认真倾听、积极思考、灵活做笔记,才能高效学习。

第三,巧用四象限法,做自己时间的管理师。第一步:列出近期你要完成的待办清单;第二步:四象限法则——区分每个事项的重要、紧急程度,并将它放入对应的象限。(第一象限:紧急、重要——没什么好说的,立即去做!第二象限:不紧急、重要——有计划去做!第三象限:紧急,不重要——尽量少做!第四象限:不紧急,不重要——尽量不做!)

心理学研究表明,行为上的改变是帮助你获得内心的稳定感和控制感最好的办法,相信合理安排好时间会让你有一个更高效的学习方法。

最后,正视亲子关系。

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大家在假期中只能闭门不出,本来可以享受一下难得的假期时光,但与父母之间关系的不和谐,也成为很多同学的烦恼,根据同学们的反馈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:

1.父母容易听信网上的谣言,大惊小怪,自己到小区附近放放风也不允许。给父母讲解科学的预防方法,他们也不重视,还总说自己是小孩子。

2.难得有时间能自由支配,想看几本有意思的课外书,时间一长,父母就会唠叨自己在浪费时间,应该把时间都放在学习上。有时候还经常会“翻旧账”,揪住自己之前的事说个没完。

3.父母对自己的生活管控的太严格,按照作息时间表起床、吃饭、学习、午睡……,还在旁边监督自己,一有懈怠,父母就说自己不上进,不努力。每天这样生活,压力太大了,还不如去上学呢。

4.父母对自己接触和使用手机特别敏感,只要用的时间稍微长一点,父母就会过来看看我在做什么,总觉得我在做坏事,对我一点也不信任。

其实,父母和孩子之间沟通不顺畅,这在大部分家庭中都有存在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平时,父母和我们也存在生活习惯、价值观念、兴趣爱好上的诸多差异,疫情下的居家生活让这种差异放大化了。

“恐惧会让群体团结,焦虑会让群体分裂。”在疫情下,每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焦虑中,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很容易由于我们的消极情绪存在而受到影响。而这些影响会导致更多的关系矛盾和紧张,从而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。而更大的心理压力又会促使心理和行为的消极化,从而将自身心理状态和家庭关系推进一个恶性循环中。那我们该如何应对呢?

1.换位思考,将心比心

父母也是普通大众的一员,跟我们一样会有恐慌、焦虑、烦闷等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,学习从事件或者言语中“明白”家人的心理需求,可能大部分时间,父母都是一种无意识的情绪的表达,而不是有意针对我们。

非暴力沟通方式:善于使用非暴力沟通句式来表达诉求,表达内容用“客观事件+自我感受+我的需要”的方式表达,如:爸爸/妈妈你们总是监督着我的生活和学习,让我觉得自己不被信任,我需要一些自主权来安排我的生活。

角色书信疗法:即给自己的父母写一封信,把你当下的想法、情绪、委屈一切想跟父母说的都写下来,写完后,你会觉得情绪平复了不少。接着,以父母的身份给自己回复一封信,试着感受父母当下的立场和情绪。

2.相互支持、有效沟通

有效沟通四部曲:

(1)表达你要的,而不是不想要的;

(2)表达你的感受,而不是情绪;

(3)表达你的需求,而不是抱怨;

(4)表达你要去的方向,而不是抱怨你所在的位置。

同学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,主动与父母进行交流,将平时自己想说的却一直没有机会说出来的话讲给父母听。偏见源于不了解,隔阂源于不沟通,以平常心看待自己与父母意见上的不统一,以尊重为前提进行沟通,减弱负性情绪对我们的影响,客观表达诉求,维持和谐的家庭关系。

同学们,社会即课堂,生活即教育,危机即契机。面对“新型冠状病毒"侵袭的真实课堂,相信我们每个人对家国、生命、自然、亲情、团结、英雄、责任、担当…了更深刻的思考与体会。在疫情防控的全民战役中,让我们用知识,用勤奋助力祖国。

也希望,通过以上建议能让你平稳高效地度过居家学习期!

我是你们的心理老师孙真真,我一直都在!


上一篇:消除自卑,增强自信——扬起自信的风帆
下一篇:调试心理,与压力共舞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开展心理健康讲座
相关文章
  • 2025-05-15两项省一等奖!郑州二高学子在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
  • 2025-05-15青春聚力,同心致远 郑州二高“一班一世界,同心向未来”演讲比赛举行
  • 2025-05-15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组织开展青年班主任能力提升培训
  • 2025-05-15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国际部学子在2025欧几里得数学竞赛中取得佳绩
  • 2025-05-15师生共赴篮球之约 郑州市第二高级中学举行师生友谊赛
  • 河南师范大学
  • 郑州市第二中学国际部
  • 郑州市第二中学信息化教育创新实验班
  • 郑州市第二中学管乐团
  • 郑州二中教育联盟
  技术支持  豫ICP备19035852号-1  免责声明
河南师范大学